关于在全省全面推行为残疾人
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方案
川残发〔2011〕1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09〕14号),确保四川省残疾人事业 “十二五”各项任务的完成,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使残疾人社会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切实解决广大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现就全省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残疾人为根本,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按照“普惠+特惠”的原则,着力解决广大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为残疾人做什么”、“残疾人需要做什么”和“残疾人能做什么”三者实现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残疾人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使残疾人得到更多的保障和服务,从而构建起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内容
“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就是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在全面掌握辖区内残疾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残
1
疾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或帮扶方案,在帮助残疾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保障、服务和帮扶与残疾人实现有效对接,并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三、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全面推进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建设。
2011年全省要为60万以上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相关数据要进网入库,其中:成都不少于20万人,除“三州”以外的其它各市(州)要达到本地残疾人总数的10%,“三州”要达到5%(均以“二抽”数据为基数)。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覆盖全省各县(市、区)的每一个村(社区),原则上“三州”每个村(社区)至少要有5名残疾人,“三州”以外的各市(州)每个村(社区)至少要有10名残疾人得到“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
四、实施步骤
(一)入户调研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安排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逐户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了解、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各方面需求,做好详细记录,并认真详细填写《四川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表》、《四川省残疾人需求情况调查表》(见附件一、二)。由于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情况不断变化,入户调研的
工作要不断循环进行。
调查信息由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及时输入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
(二)制定方案
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要根据掌握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情况,结合现有资源和条件,为每户残疾人或其家庭“量身定做”
2
个性化发展方案或帮扶方案。制定方案时要结合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项目,结合残疾人实际需求。制定方案要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包括充分挖掘、激发残疾人及其家庭自身潜能的方案、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发展的方案、对残疾人实施救助的方案等。个性化方案在与残疾人充分沟通,并报乡镇(街道)审核同意后,填入《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卡》“个性化服务方案”栏(见附件三)。
个性化方案的相关信息由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及时输入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
(三)组织实施
落实方案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残联协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承办的分级实施原则。
落实方案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作用尤为重要,要用足用够残疾人及其家庭潜能,用足用够党和政府的政策,用足用够各级各部门的业务,用足用够各种社会资源。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渠道不一样。残疾人及其家庭自身的问题应首先由残疾人及其家庭自己解决,村(社区)要给予帮助和督促;涉及村(社区)一级的问题,村(社区)应积极想办法解决;涉及乡镇(街道)及上级的问题,由乡镇(街道)解决或由乡镇(街道)向上级申请解决。涉及生活、民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分别由相关部门解决。方案中每一个落实的项目,都要详细填写在《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卡》“落实情况”栏。
个性化落实方案的相关信息由乡镇(街道)或村(社区)
及时输入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
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要建立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
3
衣”式个性化服务的“一卡四表一档”,一卡《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卡》,四表《四川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表》、《四川省残疾人需求情况调查表》、《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需求情况统计表》、《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落实情况统计表》(见附件四、五),同时保存好为残疾人提供具体服务的原始档案资料,即“一档”。
(四)督促检查
为取得实效,每年必须对全省县(市、区)不少于20%的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不少于20%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绩效评估。监督和评估由市(州)残联牵头,面向社会征集部分残疾人及社会人士进行督查。督查采用现场检查和网络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现场抽查包括直接到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到每个村(社区)中随机确定3户以上的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网络抽查是对信息系统中随机抽查的记录进行核实。
县(市、区)一级则对本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监督检查。
省残联负责对各市(州)开展个性化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予以通报,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五、各级残联(或残疾人组织)职责
(一)村(社区)
1、组织开展本村(社区)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
2、在乡镇(街道)组织下开展入户调研和个性化方案制定。
3、向乡镇(街道)上报个性化服务的相关数据。
4、帮助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落实自身需解决的问题。
5、负责落实个性化服务方案中属村(社区)解决的问题。4
6、负责收集、汇总、上报个性化服务方案中属乡镇(街道)或其他上一级部门解决的问题。
7、村(社区)残协要备有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指南。
(二)乡镇(街道)
1、组织开展本乡镇(街道)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
2、组织开展入户调研。
3、组织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4、组织输入个性化服务的相关信息、数据到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
5、落实个性化服务方案中属乡镇(街道)解决的问题。
6、负责收集、汇总、上报个性化服务方案中属县(市、区)或其他上一级部门解决的问题。
7、乡镇(街道)残联要备有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服务指南。
(三)县(市、区)
1、组织本县(市、区)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
2、制定本县(市、区)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相关文件、方案。
3、培训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基层工作人员。
4、落实个性化服务方案中属县(市、区)解决的问题,
研究制定残疾人帮扶发展的政策措施。
5、负责收集、汇总、上报个性化服务方案中属市(州)或其他上一级部门解决的问题。
6、编印并为基层和残疾人提供县级部门为残疾人提供
5
的各项服务的服务指南。
(四)市级
1、全面组织本市(州)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
2、制定本市(州)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相关文件、方案。
3、建设并管理本市(州)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
4、培训各县(市、区)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相关人员。
5、落实个性化服务方案中需市上解决的问题,研究制定残疾人帮扶发展的政策措施。
6、负责收集、汇总、上报个性化服务方案中属市(州)或其他上一级部门解决的问题。
7、编印并为基层和残疾人提供市级部门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服务指南。
(五)省级
1、组织全省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
2、制定全省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相关文件、方案。
3、开发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平台,推行网络化管理,建设并管理全省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
4、培训各市(州)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相关人员。
5、落实个性化方案中需省上解决的问题,研究制定残疾人帮扶发展的政策措施。
6
6、为各市(州)残联提供省级部门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指南。
7、组织全省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的交流、研讨、评比和表彰。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级残联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市(州)、县(市、区)残联要成立个性化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地的实施方案,负责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工作。各级残联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进村入户3次,走访不少于15户。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不定期地向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活动进展情况、工作动态、有效做法及典型经验等。
(二)完善制度,提高质量
各级残联要加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解决好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待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明确职位职责,完善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三)强化配套,提高效率
做好经费、设备、人员等保障工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设施设备及相关条件。建立健全“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四)做好培训,提高素质
除省残联统一组织培训外,各市(州)、县(市、区)残联要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现场授课、实地观摩、经验交流、典型实例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系统培
7
训,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加强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动态、安排部署以及有影响的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引导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健康发展。
七、2011年进度安排
(一)分级培训
5月前,省残联召开个性化服务工作现场培训会。6月前,各市(州)残联开展分级培训,培训到乡镇(街道)、村(社区)。
(二)组织实施
6月前,各市(州)要制定“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实施方案。
6—8月,全省各市(州)分别安装运行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
10月前,各市完成每个村(社区)10户残疾人的个性化服务,三州完成每个村(社区)5户残疾人的个性化服务。
11月底前,基本完成进网入库残疾人数据录入。
12月15日前,全省接受个性化服务的进网入库残疾人达到60万人。
(三)检查验收
12月,各市(州)残联上报工作总结,省残联对各市(州)“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
次年1月,各市(州)上报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典型实例。
8
参与社会管理 创新管理方式
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
个性化服务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毛大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第一责任,积极探索社会建设新路子,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正在大力推行的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完全符合中央的这一精神,可以肯定地说,全面实施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我们立足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抢抓中央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推进社会建设的新机遇,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残疾人事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主动作为的重大举措。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
这次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是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满怀信心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而奋斗的背景下举办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
9
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是我们党第一次就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作出的全面系统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思路和着力方向,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量大、要求高、投入的人力多,值不值?需不需要这样做?只要我们站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回答将是非常肯定的,一定要这样做、必须这样做!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切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顺应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以残疾人为本、服务为先是“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核心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以残疾人的不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把残疾人置于主动的地位,改变残疾人只能接受服务的被动地位,充分尊重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提供多样化、回应性公共服务,让残疾人真实的需求得到满足,各项权益受到保障,感受到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全面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零距离”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我省是残疾人口大省,当前残疾人最盼望什么?需要解决什么?担忧什么?党和国家的普惠政策、特惠政策、社会各界的帮扶措施落实得如何?只有通过大力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依靠严密完整的工作制度、工作机制、信息化手段,确保广大残联干部和残疾人工作者走村入户,真实地了解残疾人实际需求,为残疾人工作号准脉,再开对“药方”,进10
而推动残疾人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实施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基层,把人力、财力和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真正实现残疾人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人日益增强的维权、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需要,切实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残疾人普遍达到小康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源于实践
社会管理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民生密不可分。所以,真正的社会管理创新往往来自基层、一线以及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管理者。社会管理只有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扎根,才能有生命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成都市残联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创造性探索出来的,而且被实践证明最有效地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的科学方法。2002年,成都市残联实施“111”工程,对全市100例贫困白内障残疾人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指标下达后,不少区(市)县称没有手术对象,为100名肢体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不少区(市)县说残疾人用不着。是真的没有残疾人需要这些服务和产品吗?显然不是。这说明,我们没有真正了解残疾人的个体需求。残疾人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每一个残疾人都有明显的特殊性,不了解和掌握每位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一定受到欢迎。2003年,成都市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着力寻求政府职能从“管理”到“服务”的根本转变。成都市残联开始思索残疾人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就必须在为残疾人服务的方式方法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要把党和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有
11
效地落实到千差万别的残疾人个体,要把各部门为残疾人办
的各项好事实事有效地落实到千差万别的残疾人个体,要把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帮扶有效地落实到残疾人个体,要最大限度开发残疾人自身潜能,都必须通过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工作方式来落实。经过2年的探索,“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深受广大残疾人欢迎。2005年,成都市将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成功经验制度化,转化为政策措施、长效机制、制度规范。为此,成都市政府残工委等23个部门出台的《关于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意见》,提出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要求,是全面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行动指南。当年成都市就有15万多残疾人得到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成都市密切联系残疾人工作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开创性地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中国残联等机构分别在成都召开国际研讨会、工作会,中国残联向全国推广了这种工作方法,中国残联领导称“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中国残疾人工作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变革。
我省有622.2万残疾人,涉及2002万家庭人口,残疾人公共服务事业是整个社会管理中最明显的“短板”。全面推进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基本工作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一是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产生在基层,体现在基层,最终也要化解在基层。
12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在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各社会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探索各方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全面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求残联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整合各种管理资源、集中工作力量,投入到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宏伟工程,为基层社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建立规则和制度。“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求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村入户深入到残疾人的生活之中,了解残疾人的真实需要,挖掘残疾人潜能,“个性化”服务方案是产生在残疾人家里的,而不是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由下而上以制度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我们的决策作支撑,能够极大增强残疾人工作的实效性,能够有力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三是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残联协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承办”的分级实施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残联组织和残疾人自身共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作用。这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把社会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对基层社会实施有效管理的根本要求完全一致;四是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包括广大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全面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加快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既直接关乎“两个体系”在广大残疾人中间落实的程度和效果,又反过来促进“两个体系”的
13
建设和完善,最大程度上维护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让广大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五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求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逐户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了解掌握的残疾人具体情况、个性化方案及落实情况等要及时录入“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信息系统,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可行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登录信息系统,残疾人到底得到了哪些保障、服务和帮扶,就一清二楚。“两个体系”建设落实的具体情况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同时,我们还能准确掌握残疾人还有哪些最急需、最现实、最直接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想办法解决,进而促进“两个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三、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什么
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去年底,国家给四川下拨了900多万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这是国家层面助力“两个体系”建设的大好政策。可三个月过去了,这些钱仍然放在省财政账户上,不能划拨下去,究其原因是各级不清楚本地到底有多少残疾人拥有机动轮椅车。在各市(州)上报的数据中,竟有市(州)上报数为零,几辆,几十辆,这可能吗?一个市(州)几万肢体残疾人,难道买得起轮椅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残疾人,只有几人、几十人?如果我们残疾人工作者都能走村入户,与残疾人建立密切的联系,掌握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数量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情。这说明,党和政府专门为残疾人制定这么好的政策,没有一套好的工作机制、好的落实办法,深入残疾人家庭,掌握残疾人真实需求,就无法
14
落实到残疾人身上。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的关键,是必须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级各部门的扶持项目,为残疾人制定最适合残疾人实际且可行的发展方案并帮助落实。
再看一组事例,有一个盲人,家中有70多岁的老母,靠收取耕地转包费和低保金勉强维持生计,动员他学盲人按摩,他却怕学不好反而把客人弄出事故。这个残疾人有就业潜能,但需要对他进行开发。还有一个20多岁的精干小伙子,一年前下肢患病瘫痪,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没出过门,没见过阳光。我见到他时,发现他完全是因为精神毅力崩溃所致,后经过教育鼓励,他终于下了床,还做起了补鞋修鞋的活。这说明,不少的残疾人需要有人去关心他、鼓励他、引导他,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这组事例说明,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残疾人自身潜能,针对残疾人自身情况,对症下药。
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必须了解政策、熟悉业务,在全面掌握辖区内残疾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将各级党委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帮扶服务,同充分发挥残疾人自身潜能以及同每个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和个体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并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服务,即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这种服务,是“能为残疾人做什么”、“残疾人需要做什么”和“残疾人自己能做什么”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为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有效服务的科学工作方法。这是一种以残疾人为本的工作方法,是最能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和问题,最能让残疾人满意的工作方法。
15
四、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怎么做
(一)入户调研
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首先要“量体”,即入户调研。
要求乡镇(街道)安排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在村(社区)残协主席或联络员的配合下进行入户调研,没有配齐专委专干的地方,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必须要将入户调研的任务落实到村、居委会,由村、居委会负责完成具体工作。入户调研阶段,要求必须逐户深入残疾人家庭,了解掌握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状况和各方面需求,做好详细记录,并认真填写《四川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表》和《四川省残疾人需求情况调查表》。“基本状况调查表”共有28项,包括姓名、性别、残疾证号等;“需求情况调查表”分社会保障需求和专项服务需求两大类,其中社会保障需求包括3大类18小项,专项服务需求7大类69小项,两张调查表必须逐户填写。这是整个“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基础,要在弄清楚每个指标项目概念含义的基础上,认真填写,做到不错项漏项。入户调查过程中,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将两张表内容及时录入到四川省个性化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本村(社区)入户调研结束后,要对所有残疾人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将每张《四川省残疾人需求情况调查表》内容填写在《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需求情况统计表》上。“需求统计表”有需求项目87项,与每张“需求调查表”项目一一对应,“需求调查表”上的填写项目都应在“需求统计表”对应项目下打勾,如入户调研时发现某位盲人需要盲杖,我们在“需求调查表”“康复需求”栏的“视力:盲杖”框内打勾,入户调研结束后,对应填写到“需求统计表”中,我们在“需求统计表”“盲杖”项目下打勾。
16
四川省个性化服务信息管理平台自动对残疾人的“所
能”“所需”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我们比如可以通过输入查询字段,统计出全省某年有多少残疾人属于居家托养、有多少残疾人需要适配助听器,这就为各级制定政策、出台措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要做到正确理解各项指标,准确无误地填写调查表,必须参加市(州)及县(市、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培训,加强学习,深入浅出,把各项指标变成残疾人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询问,努力使自己成为比残疾人本人更清楚其自身情况的活字典。入户调研一定要心诚,要与残疾人交朋友,要通过交心谈心等多种方式,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生活、就业及生产等情况,了解残疾人的思想情况,了解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资源情况,了解残疾人自身适合做什么以及周围邻居、亲朋好友能帮忙做什么等等。这些情况,仅靠一张调查表填写,仅靠一次入户是不够的,残疾人的情况及需求,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统一格式,只有真正走入残疾人家庭,用心去发现、去研究,才能全面掌握。
(二)制定方案
制定方案是入户调研的成果反映,考验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水平。
制定方案时,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要根据掌握的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实际状况,结合现有资源和条件,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包括充分挖掘、激发残疾人及其家庭自身潜能的方案、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发展的方案、对残疾人实施救助的方案等。制定个性化方案,要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方法,与残疾人充分沟通,取得残疾人认可,并报乡镇(街道)审核同意后,填入《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卡》“个性化服务方案”栏。
17
制定方案时,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不能只局限于残联的业
务,而是首先要把自己当作服务对象,弄清楚服务对象的潜能,思考自己作为残疾人怎么去生存和发展。同时,要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角度,思考怎样去帮助残疾人;要站在各级各部门的角度,思考怎样根据部门职责来为残疾人服务;还要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思考怎样利用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服务。由于残疾人受到自身知识、文化和智力等方面的局限,部分残疾人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有可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就要靠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设身处地的为残疾人着想,用心去发现和研究。残疾人有的情况还需要向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者学校、单位了解。这样,我们制定的方案才真实有效,才受广大残疾人及家属的欢迎。
(三)组织实施
落实方案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残联协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承办的分级实施原则。
落实方案乡镇(街道)的作用尤为重要,要用足用够残疾人及其家庭潜能,用足用够党和政府的政策,用足用够各级各部门的业务,用足用够各种社会资源。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渠道不一样。残疾人及其家庭自身的问题应首先由残疾人及其家庭自己解决,村(社区)要给予帮助和督促;涉及村(社区)一级的问题,村(社区)应积极想办法解决;涉及乡镇(街道)及上级的问题,由乡镇(街道)解决或由乡镇(街道)向上级申请解决。涉及生活、民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分别由相关部门解决。
方案中每一个需求项目得到落实和解决,服务对象满意,相关信息都要详细填写在《四川省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卡》上的“落实情况”栏。个性化落实方案
18
的相关信息,同样由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及时输入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平台。本村(社区)个性化服务年度工作基本结束后,对所有为残疾人提供了个性化服务的落实项目进行统计,即把个性化服务卡上的“落实情况”栏中的落实项目在《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落实情况统计表》上对应落实项目进行打勾。“落实情况统计表”落实项目共计112项,如某贫困残疾人享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我们先在个性化服务卡上“落实情况”栏内进行填写,年度工作基本结束时又要在“落实情况统计表”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下对应打勾。
《四川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表》、《四川省残疾人需求情况调查表》、《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需求情况统计表》、《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落实情况统计表》四表填写完成后,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要将此“四表”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卡》整理归档,作为原始资料装订成册,由村(社区)妥善保存。即这就是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一卡四表一档”。
(四)督促检查
为取得实效,每年必须对全省县(市、区)不少于20%的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不少于20%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监督和评估由市(州)残联牵头,面向社会征集部分残疾人及社会人士进行督查。督查采用现场检查和网络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现场抽查包括直接到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检查量服工作开展情况;从四川省个性化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随机抽出3户以上的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对“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个人信息进行核实。
县(市、区)一级则对本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
19
进行监督检查。
省残联负责对各市(州)开展个性化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予以通报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五、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机制
各级要围绕“政府主导,部门负责,残联协调,社会参与,乡镇承办”这一主线,建立“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残工委的作用,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纳入议事议程,明确责任、互相配合、协调运转、廉洁高效,充分调动政府、相关部门、残联、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分头开展残疾人工作。“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最后落实机构是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担负责任,负责将各项政策和帮扶措施具体落实到残疾人身上,将具体困难解决在基层,把“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实施对残疾人的有效服务和管理。
(二)创造实施条件
一是市(州)及县(市、区)要抓紧推出当地的加快“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办法,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国家从制度的角度提出了要加快推进“两个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为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更加系统、更加丰富、更加具体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特殊需求,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省上6月底前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四川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出台自己的贯彻意见,有效解决“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做什么的问题。
20
二是要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解决谁来做的问题。目
前,各地基层残疾人组织更加健全,村(社区)一级残联组织普遍配备了专兼职残疾人工作者,这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各级残联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各种待遇问题,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省还有部分地方,包括县一级组织还没有完全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要依靠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落实村委会(居委会)主任,切实肩负起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具体工作。
三是要建立信息平台作为载体,解决残疾人获取服务更加简洁,公共服务的响应和回应更加准确和迅捷的问题。通过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信息化平台,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残疾人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残疾人工作综合信息系统,提高新形势下为残疾人服务质量和水平。各地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相关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三)做好培训,确保质量
各地要充分认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重要意义,严格按照“全省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方案”要求,明确各自责任。省残联统一组织省级培训,各市(州)、县(市、区)残联要5月底前完成本级培训。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采取系统授课、实地观摩、经验交流、案例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保障人员、经费和其他必要的工作条件,严格把握工作的各个环节,高质量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尽职尽责抓落实
抓好“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落实,各级残联作为主
21
要牵头落实单位,残联理事长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什么是一线?乡镇(街道)、村(社区)就是一线,残疾人工作薄弱的基层就是一线。要把“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抓好,光听汇报、翻简报、看调研报告,只靠文件部署、会议落实,远远不够。要通过建章立制,各地一定要把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要求制度化。
六、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现在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高层次的需求随之而来,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需要在下一轮服务中解决,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为此,“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了确保工作落实,必须制定阶段工作目标,实行目标量化考核。我们要求,每个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平均每星期要安排不少于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深入残疾人家庭,每年至少要为本地残疾人中不少于20%的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
(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与时俱进的工作
有的同志认为为残疾人服务就是给钱送物,这种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对有的残疾人的服务,只要一声问候、一次安慰、一次谈心、一个主意就行了;对有的残疾人的服务,可能复杂一点,他或者需要知识和信息,或者需要勇气和信心,或者需要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更多的残疾人需要帮助他们寻找一条最适合发展的道路。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理所当然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
22
发展的,“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必须与时俱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随着“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逐步深化,残疾人的问题也就会在发展中不断得到更大程度地解决。
(三)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是残疾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同志担心推行量服,引起信访、诱发不稳定因素。实践证明:推行量服,能有效减少信访、消除不稳定因素。我们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要把国家已有的和通过努力争取到的为残疾人服务的项目真正有效地落实到残疾人身上,但这也不是说残疾人的一切问题都必须解决,因为残疾人的要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合理的也有可以解决的,也有受条件限制暂时解决不了的。对于合理的能解决的,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对于合理的暂时不能解决的,我们要制定计划,努力争取逐步解决;对于残疾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我们对他的个性化服务的一项内容就是教育帮助他不要无理取闹;如有信访问题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帮忙代书代办,积极向上反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残疾人也是讲感情的,只要我们真心为残疾人做事,残疾人是会理解的,是不会添乱的。
(四)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在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过程中,给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明确一些具体的职责和任务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就此认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只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事,只是残联的事。要善于把我们的工作思路、发展路径变成党委政府的决策,变成各个部门的行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各个环
23
节,都必须在乡镇(街道)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如入户调研,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必须在分管领导的安排下进行;制定个性化方案,必须向分管领导汇报;落实方案,必须请示分管领导支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结果必须报告分管领导。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各级残联组织扮演的更多的是一个设计者、施工者的角色。
(五)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对各级残联理事长、残联干部、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不仅对残疾人事业要有激情,还要有爱心,真心把残疾人当家人;不仅精通残联业务,还要熟悉各级各部门与残疾人相关的业务;不仅要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更要全面掌握国家政策,善于为本地党委政府出谋划策;不仅要有组织能力,还要有协调能力,具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本事。唯有这样,在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中,我们思路才宽,视野才广,办法才多,效果才好!而这些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