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坐公交车,上学不收费,看病能报销,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湿鞋。”近年来,在我县广大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些顺口溜,折射出了我县对民生的重视,更展现了我县民生事业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县财政大打“民生牌”,加大对农村、基层、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一笔笔“真金白银”让人们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民生分量”……五年来,我县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一件件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群众的梦想逐步变为了现实,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就是最好的佐证。追溯过去的5年,我们看到的是民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个闪光点……
●5年数据勾勒“稳中有升”就业曲线
在烟雾缭绕的罗依乡大寨村四队,笔者被悦耳的山歌声所吸引,踏歌寻来一群老年人正在为成片的中药材丹参除草,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该村的中药材合作社。
借大家抽旱烟的空闲记者和冯大爷攀谈了起来。今年70岁的冯大爷告诉记者,“他们一帮老年人在合作社打工一天的工资是100元,还有土地流转费一亩每年400元,这样既挣了钱、又看了家、还给子女减轻了负担。真正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入。”
目前,九寨沟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累计完成土地流转1.22万亩,2015年带动罗依乡人均纯收入达9456元;全县的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成立乡村旅游经营公司22家,藏(农)家乐47家,带动就业2.2万人。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农牧民人均增收3000—20000元,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九寨沟县坚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开展旅游创业,制定《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实施方案》,落实鼓励创业政策,成立创新创业基金,创建九寨沟县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园区、“天堂口”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同时,建立就业保障信息平台,每月定时收集和公示全县企业就业岗位需求,进一步促进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再上岗。
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5454人、覆盖率达96.1%,新农合参合44719人、参合率达100%,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38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
●5年数据描绘“稳中提质”幸福指数
在罗依乡大寨村二队笔者在候德福家中看到,整洁的厨房、漂亮的客厅、雅致的卧室,才装修一新的农家小院不比城里人的房子差。原来这是去年藏区新居建设的成果,全村277户村民通过政府每户补助2万元后都住上了漂亮的房子。
此时阵阵爽朗的笑声,把笔者带到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打牌、下棋的大爷,健身器材上不停扭动腰腿笑的合不拢嘴的老太太,一幅其乐融融的福寿图展现在面前。看到为他们照相的记者,大家争着说再过一段时间这里还要给我们管饭呢!
全面完成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并启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各条村等6个村异地搬迁,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实施漳扎、永乐白水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4.5公里;自筹资金完成8个乡28个村农网改造,76个村实现通光纤网,15个乡镇通4G通讯,88%的村开通数字电视,50%的村开通宽带网。建成290.5公里通村公路,安装153.7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两个100%”目标,公共交通通达14个乡镇。城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累计争取资金10319万元,建设6期保障性住房1254套、完成配租570户,实施棚户区改造2348户;争取资金650万元,完成藏传佛教寺庙“五通”项目建设,县本级投入100余万元,对风成寺、永乐清真寺进行维修改造,全面完成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覆盖面和保障标准逐年提升。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惠民政策,全县享受低保8576户、15732人,享受五保供养266人,享受医疗救助困难群众8396人次,1至8月共发放低保补贴2428.5427万元、发放五保补贴71.2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215.79万元。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切实体现了社会保障体系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关爱。随着社保惠民力度的不断加大,城乡低保、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低保金、廉租房补贴、抚恤补助金、特困和重残人员生活补助等各项民生补贴落实到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5年数据呈现“稳中有进”社会事业
教育、卫生、文化3个“十年规划”全面落实,十五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学生入学率不断提升;县医疗综合楼装修已接近尾声,98个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医模式基本形成,“一小时医疗服务圈”初见成效,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县120个行政村10个社区“农家书屋”建设达到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月月主题活动”、年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九寨春晚”、“大熊猫·涂墨狂欢节”、“九寨身边好人”评选等大型活动持续推进,“登嘎甘?”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全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达到4项。先后荣获“国家级卫生县城”“四川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计生、老龄、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等工作全面加强。
●5年数据守住“稳中有为”安全红线
“将安全社区创建纳入民生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共建成省级安全社区1个;全县安监系统配置执法、应急装备;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县安监局局长蒋建忠告诉笔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制定出台了《九寨沟县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和《九寨沟县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安全生产具体职责。
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加大。设立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县本级40万元,各乡镇从8千元到1万元不等,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法治九寨、诚信九寨建设扎实推进,“六五”普法顺利完成,网格化管理启动实施,建成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85个,治安和刑事案件较十一五分别下降12.8%,5.8%,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倡导“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导向,大力实施“全域法治”行动,稳步推进“四个阵地”建设,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21个,使网格化服务管理成效凸显,治安和刑事案件总体下降4.1%。
坚持依法治理与诚信建设同步推进,在新区建设法治长廊,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组织17个乡镇开展“好婆婆、好儿媳”评选和“诚信九寨 孝善南坪”主题活动。通过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从源头上解决了一大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九寨沟县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