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同志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的重大问题,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该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〇一七年三月十二日期间的讲话、报告、指示等一百二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十个专题,共计四百九十四段论述。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授权人民网独家连载,如需请联系出版单位。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不论从世界发展态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要求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11日)
把握经济大势,保持调控定力。面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复杂局面,面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况,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我们强调要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而后动。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0日)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10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11日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2014年11月9日),《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0日
去年,中央作出一个判断,即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今年年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我对“三期叠加”进一步作了分析,强调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久前,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我概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里,我想用对比的方法,谈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几个趋势性变化。
第一,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你有我有全都有,消费是一浪接一浪地增长。现在,“羊群效应”没有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随着我国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供给体系进行一些调整是必然的,但我国有十三亿多人,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余地还很大。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第二,从投资需求看,过去,投资需求空间巨大,只要有钱敢干,投资都有回报,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经历了三十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房地产投资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总储蓄率仍然较高。我们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第三,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只要有成本优势,出口就能扩大,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多少年打拼出来的国际市场也是重要资源。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国际收支双顺差局面正在向收支基本平衡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积极影响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第四,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的产能已近峰值,房地产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城新区的规划建设总面积超出实际需要。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创新方式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第五,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我们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在许多领域我国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够拉动经济上水平的关键技术人家不给了,这就使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随着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第六,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竞争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个性化,竞争必须把握市场潜在需求,通过供给创新满足需求。企业依赖税收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形成竞争优势、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充分竞争创造良好条件。
第七,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第八,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过去,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了一些矛盾和风险。现在,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正在显露,就业也存在结构性风险。这些风险,有的来自经济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越位,有的来自市场主体在经济繁荣时的盲目投资,有的来自缺乏长远考虑而过度承诺,有的则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直接关系。综合判断,我们面临的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通过延长处理时间减少一次性风险冲击力度,如果有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威胁,就要果断采取外科手术式的方法进行处理。
第九,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过去,总需求增长潜在空间大,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办法就能有效刺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很清楚,产业政策只要按照“雁行理论”效仿先行国家就能形成产业比较优势。现在,从需求方面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从供给方面看,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适度干预但不盲目,必要时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坚定出手,平衡好增强活力和创造环境的关系,真正形成市场和政府合理分工、推动发展新模式。
以上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在“三期叠加”这个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下降,但也不会无限下滑;经济结构调整是痛苦的,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前期政策消化是必需的,但可以通过有效引导减缓消化过程中各类风险的影响。这也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有的可能进一步强化,有的则可能发生变化。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41-245页
总起来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百分之十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百分之七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45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大家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果看不到甚至不愿承认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仍然想着过去的粗放型高速发展,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就跟不上形势了。用老的办法,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相反会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是总爆发。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45页
我说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既包括对正确开展经济工作的要求,也包括正确判断经济形势的要求。不是经济发展速度高一点,形势就“好得很”,也不是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一点,形势就“糟得很”。经济发展速度有升有降是正常的,经济不波动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只要波动在合理范围内,就要持平常心,不要大惊小怪,更何况我们具有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但也不能过了头,不要杞人忧天。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46页
必须明确,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对发展条件的变化,我们必须准确认识、深入认识、全面认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做到这些,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发展难题的力度,因此必须勇于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 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46页
增长、质量、效率从哪里来?只能从经济结构调整中来。经济结构调整,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减法就是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除法就是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这是调结构这个四则运算的最终目标。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如何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二是创新要实,三是政策要宽。市场要活,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在供求关系日益复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往往不是政府发现和培育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技术是难点,但更难的是对市场需求的理解,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试错的过程。
创新要实,就是要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我集中讲了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虑。大家要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努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政策要宽,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对看准的、确需支持的,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合理的、差别化的激励政策,真正把市场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发挥出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我们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百分之七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201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广泛探索。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路总是有的,路就在脚下,关键是要通过变革打通道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在浙江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5月25日-27日),《人民日报》2015年5月28日
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在吉林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7月16日-18日),《人民日报》2015年7月19日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3页
特别要强调的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那将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4页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果断措施化解产能过剩,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十三五”时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窗口期。如果不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只是为短期经济增长实行刺激政策,必然会继续透支未来增长。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一直迟疑和等待,不仅会丧失窗口期的宝贵机遇,而且还会耗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这是不少国家的教训。机遇不会等着我们,问题也不会等待我们。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8页
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1日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活存量增长动力,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利用外资,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1日
对新常态怎么看?明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各国普遍认同我们提出的新常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确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发展都已进入新常态。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在“三期叠加”背景下,看新常态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客观要求。我们不论主观上怎么想,但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兵团作战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这一点,一定要认识到位。要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经的阶段。我多次讲,我们要注意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前一个是政治层面的,就是要处理好同美国等大国的关系。后一个是经济层面的,就是要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这次五中全会突出强调的一点,针对的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大家要加深对“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和理解,彻底抛弃用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再现高增长的想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第二,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我们看问题,要坚持辩证法,一分为二。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很多地区很多产业都在发生可喜变革,前景是光明的。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大力推进工业化,虽然困难重重,但我国早就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产能井喷式增长,其中相当多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国外需求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产能又有所扩大。现在,技术变革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市场增长放缓同时发生,相当部分生产能力达到峰值,许多生产能力无法在市场实现,加上社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实体经济边际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下滑。这种情况,不仅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也遇到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量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使资产泡沫膨胀,金融风险逐步显现,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整体循环不畅。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如果我们加快改革创新,抓紧做好工作,就能顺利过关。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不能破旧立新,就很难渡过这个关口,问题积重难返,就会影响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实同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因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但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就是我们正面对着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于目前的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我国经济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我们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敢于经历痛苦的磨难,适当提高换挡降速容忍度,先筑底、后回升。要正视困难、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把我国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引领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
新常态怎么干?具体来说,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
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要的,但抓经济工作、检验经济工作成效,要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
第二,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的情况下,稳增长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第三,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宏观调控要注重引导社会心理,实现反周期目标。要善于把握消费和投资行为背后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心理,考虑市场主体行为特点,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加强同市场行为主体的沟通融合,加强宏观政策国际交流,在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的同时,提高宏观调控艺术性。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在不少行业产能已达到峰值的条件下,产能不减、价格疲软,长此以往,优质企业也会被拖垮。要引导增量,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要主动减量,下大决心化解产能过剩,实现优胜劣汰;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要抓好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第五,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要回归到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这个本源上来,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这既可以增加和稳定劳动供给、减轻人工成本上涨压力,又可以扩大房地产等消费。这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之策。
第六,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既要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均衡,缩小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也要促进地区间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缩小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间的差距。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着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七,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住绿水青山要抓源头,形成内生动力机制。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八,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持续改善民生,特别是要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推进教育公平。要实施精准帮扶,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使他们及其后代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九,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重视和善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好市场办不了的事,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
第十,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总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希望同志们共同努力,把这件大事抓好。
——《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等,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
——《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2015年12月18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在重庆调研时的讲话(2016年1月4日-6日),《人民日报》2016年1月7日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不容易,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2-3页
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有人问,新常态是一个好状态还是一个坏状态?这种问法是不科学的。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这个道理,我讲过多次了。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7页
新常态下,尽管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们要把握这些大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8页
我们提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是这样说的。“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简称“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结构性”三个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不只是一个税收和税率问题,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29-30页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一国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30-31页
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32页
从国际上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欧美发达经济体借贷消费,东亚地区提供高储蓄、廉价劳动力和产品,俄罗斯、中东、拉美等提供能源资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经济增长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传统产业和增长动力不断衰减,新兴产业体量和增长动能尚未积聚。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32页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需求管理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32-33页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33页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34页
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35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26日),《人民日报》2016年1月27日
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坚决行动,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
做好工作方案,一是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目的要明确,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三是任务要具体,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确定的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四是责任要落实,搞清楚谁来干,做到可督促、可检查、能问责。五是措施要有力,搞清楚怎么办,用什么政策措施来办,政策措施要符合实际、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让地方和相关部门知道怎么干。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26日),《人民日报》2016年1月27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8日),《人民日报》2016年3月9日
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8日),《人民日报》2016年3月9日
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们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全球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推出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世界经济尚未从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对症下药,对复杂的结构问题仅仅使用解决总量问题的药方,原有矛盾没解决,又产生了不少新风险。不少国家看到了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有的提出降低社会福利,有的提出减少财政支出,有的提出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等,但受各方面利益和体制矛盾掣肘,实质性成果并不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产能过剩、库存高企、杠杆偏高、成本过高、短板突出等问题不解决,只刺激需求,经济拉不上去,即使短期拉上一点,也不可持续。所以,我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治本良药。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5月16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三个基本要求。其一,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其二,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去产能、去库存,是为了调整供求关系、缓解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也是为了企业去杠杆,既减少实体经济债务和利息负担,又在宏观上防范金融风险。降成本、补短板,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增加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其三,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是要素配置扭曲,是体制机制障碍。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特别要强调的是,处置国有企业中的“僵尸企业”本身就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央企业要有担当,起带头作用,今年要在处置“僵尸企业”上取得实效。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5月16日)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窗口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节点。转方式调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转方式调结构是从主要依靠简单劳动、扩大投资、大量投入能源资源等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是从主要依靠制造业转向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的过程,又是从主要依靠传统产业转向更多依靠新兴产业的过程,因而是企业家、科技人员、技术工人队伍发挥更大作用的过程,是教师、医生、律师、金融从业人员、信息服务人员、社会组织管理者等队伍扩大的过程。转方式调结构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过程。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变了,分配结构就会相应变化。如果转方式调结构进程顺利,中等收入群体必然随之扩大。还要看到,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对扩大消费也是有利的。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5月16日)
党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创新动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节选)》(2016年8月24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解决好思路和方向问题,着力在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是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二是优化现有供给结构,通过调整现有产品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问题,满足现有产品和服务需求。三是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供给,以此来创造新的需求。三个层面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有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节选)》(2016年8月24日)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2016年9月3日),《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2016年9月3日),《人民日报》2016年 9月4日
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个大逻辑上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组合政策,引导发展预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勇于克服困难,有效应对风险,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6年10月24日)
抓经济发展,首先要明大势、掌大势,顺势而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内在系统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正在重构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增长模式。完成这些转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经历这个过程,就是经受压力。这不是什么坏事,更不是什么经济危机,而是一种积极的压力,是发展向上的压力、变中趋进的压力。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逐步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这里,我回顾一下这些年来我们对经济发展是怎么看、怎么干的,以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归纳起来,我们着重抓了三件大事。
第一,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我一直强调,研究经济形势,必须瞻前顾后,“以往知来,以见知隐”,从经济发展长周期和全球政治经济大背景出发加以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调整阶段,目前仍处在深度调整中,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综合分析,尽管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发生变化。我国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需求结构、人口结构、生产条件、资源环境、社会心理都不一样了,决定经济增长的供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面对诸多结构性变化,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重大判断,继而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要充分认识条件变化的客观性,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远,还会付出极大代价,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激发经济潜力,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第二,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同时,我国经济积累的矛盾和风险很多,必须爬坡过坎。这种情况下,经济工作的理念、思路、着力点等都要进行调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我们顺大势、谋大事,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针对性,不搞量化宽松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突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先后对“一带一路”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针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创新驱动发展、资源能源有效利用、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改善民生、加快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作出深入部署。这是我们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对指导经济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通过科学方法贯彻各项大政方针。我们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的根本点在于稳定大局、不断进取。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繁荣,创造了发展奇迹,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必然带来阵痛,甚至伤筋动骨。要认清大势、从容不迫。我们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防患于萌发之时,制定政策的前提是针对问题、开准药方,充分估计最坏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工作确保不出现最坏的情景,坚决守住金融风险、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底线。坚持实事求是、冷静客观是真正的自信,对最坏的情景一旦心中有数,就能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天塌不下来。我们强调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敢于担当、锐意改革,既认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难题需要久久为功,又不能畏首畏尾,把问题留给后人,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大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我国供给体系产能十分强大,但大多数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同投资和出口主导的需求结构是相匹配的。现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相对下降,供给结构很不适应需求新变化。更深层的一个问题是,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但供给体系未能跟进,结果是一方面过剩,另一方面不足。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在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不能把结构性供需矛盾当作总需求不足,以增发货币来扩大需求,因为缺乏回报,增加的货币资金很多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在金融系统自我循环,大量游资寻求一夜暴富,再加上监督人员同“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去年发生的股市异常波动就与此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下降。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本来属于实体经济,但用加杠杆的办法进行房地产投机就不同了。在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投资机会,加上土地、财税、金融政策不配套,城镇化有关政策和规划不到位,致使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投机需求旺盛,带动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房地产高收益进一步诱使资金脱实向虚,导致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银行利润越来越依赖于“房地产繁荣”,并推高实体经济成本,使回报率不高的实体经济雪上加霜。
这“三大失衡”有着内在因果关系,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如果只是简单采取扩大需求的办法,不仅不能解决结构性失衡,反而会加剧产能过剩、抬高杠杆率和企业成本,加剧这种失衡。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强调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通过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讲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讲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讲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同时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这个事情是带根本性的,我们要是迟迟不动,世界上人家都在动,到时候他们调过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我们憋在那儿不动,还是涛声依旧,那我们又会落后。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遏制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要引导企业突出主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
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调整的窗口期,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换。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着力、不紧抓,一旦其他大国结构调过来了,我们就会在下一轮国际竞争中陷于被动。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
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长期增长潜力。从人民群众现实和潜在需求出发,形成的供给是有基础的。新的增长点有没有、在哪里?我在二〇一四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讲过,新的增长点不但有,而且大量存在、潜力巨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新的增长点就在我们身边,蕴含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新的增长点在基础建设、新型产业、服务业等中,也在十三亿多人的基本需求中,在日益增加的中等收入群体中。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
各地发展水平不同,补短板重点不同。从全国来看,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大气力。一是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二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三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科技含量。四是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培养更多优秀企业家、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者素质。五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强做大绿色经济。六是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七是加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增强网络效应。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梳理,找准最突出的短板,以重点突破带动规划纲要全面落实。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补短板不是简单增加投资,而是要从满足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出发,有去有补,有压有保。补短板要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大水漫灌,不能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要注重增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注重结构优化升级,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增长,更不能只顾短期利益。如果看到一些产品价格回升,就扩大投资增加产能,去产能就会前功尽弃。要正确引导舆论,明确补短板不是搞刺激政策和需求扩张,而是要改善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总之,补短板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不能走过去的老路。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月22日),《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我们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又要让政府勇担责任、干好自己该干的事。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月22日),《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从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着眼,既要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又要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久久为功。战术上要抓落实干实事,注重实效,步步为营,一仗接着一仗打。破茧成蝶都有伤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现的短期阵痛是必须承受的阵痛,不能因为有阵痛就止步不前。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尽量控制和减少阵痛,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做好社会托底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要在培育新的动力机制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活力。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月22日),《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要处理好减法和加法的关系。做减法,就是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经济发展留出新空间。做加法,就是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补短板、惠民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无论做减法还是做加法,都要把握症结、用力得当,突出定向、精准、有度。做减法不能“一刀切”,要减得准、不误伤。做加法不要一拥而上,避免强刺激和撒胡椒面,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要增加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要把调存量同优增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培育新兴产业有机统一起来,振兴实体经济。要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等问题,统筹部署创新链和产业链,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月22日),《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