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曲子”原名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当地人称“曲子”。是流行于川西北高原九寨沟县(原南坪县)一带汉族(含少数回族)民间自弹自唱的说唱艺术。
“南坪曲子”主要是当地人民群众自娱性的演唱,在农村尤为盛行,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山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聚于庭前树下,或围坐火塘旁,弹起三根弦的琵琶,敲起瓷碟碰碗等引吭高歌,气氛十分热烈。
在群众性演唱的基础上,曾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人。以米老汉、白凤云、黄金文、王玉元为代表的老艺人在解放前后把“南坪曲子”推向了艺术的高峰。“南坪曲子”演唱形式非常自由,由一人至多人弹唱,另一些人伴奏帮腔均可。1953年开始传入内地,其“采花”曲目曾一度流行全国。六十年代起,成都、重庆、自贡等地的曲艺团队,以“南坪花调”为素材,创作和编演了一批弹唱节目,使“南坪曲子”的流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八十年代著名歌唱家朱明瑛演唱“采花调”,《采花》再次流传全国。进入九十年代,在九寨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南坪小调多次登陆中央电视台,分别在中央台三频道、七频道、十二频道及音乐频道播出,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九寨民族民间文化真正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
关于“南坪曲子”的起源,通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潜心研究探索,初步确定其为清朝雍正、嘉庆年间,由甘肃人带来了“花调”,陕西人带来了“背工调”,在近两百年的衍移融流中,与川北等地民歌相结合,同时吸收当地藏族、回族、汉族的民间音乐质素,最终发展成今天四川曲艺音乐中的一个独立曲种。
“南坪曲子”唱腔独特,语言朴实。大体上可分为单曲体和联曲体。背工调以叙事为主,花调以抒情见长,一刚一柔,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具有高亢粗犷中又见柔美的艺术风采。
“南坪曲子”的演奏乐器琵琶也很特别,形状呈柳叶开,张弦三根,其中内弦同度,与外弦成五度关系,音高由演唱者自行决定,横抱琵琶,用拨子弹拨,颜色多见于朱红色,也可用本质本色。
“南坪曲子”是九寨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她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人们不仅流连于世界顶级的九寨美景,更可欣赏到九寨人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南坪曲子”。
南坪曲子民间艺人黄德成接受央视采访
白马“㑇舞”
白马十二相面具舞(白马人称其为“㑇舞”),是白马藏族祭祀和喜庆节日时跳的一种神秘惊心的面具舞。大约形成于公元十六世纪前,盛行于清朝至民国年间,据九寨沟县文史工作者的研究,白马藏族系氐、羌、藏族人的后裔,兼有氐、羌、藏三个民族的血统,有类似于藏语又不完全等同于藏族的语言(他们自称为白马语),宗教信仰也不同于藏族和羌族,奉自然万物为神灵。他们中的许多人至今也认为他们是氐族。
白马人为纪念白马民族的首领杨戬而雕制出面具,编排出舞蹈,戴面具跳舞,这种表现形式白马人称之为“㑇舞”。 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的勿角、马家、草地、安乐、白河、郭元、双河、保华、罗依、永和等乡各山寨。
“㑇舞”在喜庆节日时跳,分为跃㑇、甘㑇、措㑇等。㑇舞面具一般用单数不用双数,使用的动物形象主要有狮、龙、虎、牛、鹤、熊、凤凰、蛇、麒麟、豹、竹甘欧(一种春鸟)。此外,还有“酬盖”、“酬孟”、“阿里尕”三种身份四个形象。酬盖为虎星宿,酬孟为其妻,二者同时出场,称为大鬼;阿里尕亦为一对夫妇,汉语叫小鬼,有单独跳法。
原始宗教信仰是㑇舞的灵魂,整个㑇舞全体现了白马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渴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将生存中的丰收喜庆归功于自然之神的恩赐,以白马人独特的方式祈求上苍,这就是“㑇舞”。
“㑇舞”舞蹈既有祭祀性质又是喜庆节日时人们的娱乐庆祝方式。在舞蹈中既有鬼神又有动物神灵身份,原始粗犷,神秘惊心,有极强的视觉、听觉、心灵震憾力。
白马“㑇舞”是九寨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流连九寨美景,欣赏白马㑇舞。希望白马藏族同自然和谐相片的理念,随着㑇舞那震憾心灵的舞步,在九寨美景中走向世界。